English

厚 颜

1998-06-11 来源:光明日报 □秦 弓 我有话说

嘴唇抹成鲜红或是绛紫,脚趾甲涂成枣红或是豆绿,衬衣时兴尖领或是短领。这些五花八门的流行风忽来忽去、此起彼伏,也许你对流行的内容不感兴趣,但从人们追逐流行风的炽热情况与匆匆步履之中,总能品出一点可爱而又可笑的幽默味道。

然而近来,有一种新的流行风,只见其来势汹汹,不见其消退征象,这就是:厚颜,即俗话所说的脸皮厚。本来,厚颜与无耻相连,其贬义不言而喻,但不知怎么一来,厚颜竟从见不得阳光的角落大摇大摆地走到大庭广众之中,从过街老鼠进化为称雄叫阵的擂主。这种病态的时髦实在是让人笑不起来,甚至平添几分恐惧。

厚颜之表现,可谓多矣。

其一为若无其事。演艺界有人用假唱或矫情做作的敷衍骗取观众的血汗钱,愚弄观众的感情,被揭露、批评之后,未见有任何悔悟的表示,就又大模大样地出现在舞台上、银幕荧屏上,歌颂着爱心,表演着庄严。知情者为之恶心,而当事者本人却全当没有那一回事。这种厚颜决不是职业的要求,而是良知缺失的表征。有的官员以其私欲或者昏昧,给国家、集体、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失,不见其彻骨之痛与由衷之悔,只见其交椅照坐,官腔照打,仿佛为官者只应享用权利,而无须承担责任。

其二为死不认账。看见甜头争先恐后,出了问题溜之大吉。找上门来能推便推,推不掉也要无理辩三分,责任者俨然无关者,害人者装成受害者。文学界、学术界的剽窃者、抄袭者,生产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制售者,颇擅此道。

其三为从众不耻。闯红灯不好,可是大家都在闯。乱扔垃圾不对,可是不少人都在扔;破坏性开发有害,可是希望搞的与已经搞的大有人在。法不责众,从众不耻,这是一些人为自己开脱的逻辑,是其敢于同良风正俗甚至国家法律相牾的心理依据。

其四为以耻为荣。明明是挥霍浪费,糟踏国家、集体资财,却美其名曰大气魄、大手笔;明明是纵情声色、德行有亏,却美其名曰新观念、新作派;明明是损人利己、损公肥私,却标榜自己适应时代大潮。在这种人的价值世界里,是非混淆,黑白颠倒,荣辱错位。

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厚颜已经成为相当普泛的精神现象,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。在有的场合,厚颜不再受到贬抑,而是以本事见称、与成功相伴。相反,脸皮薄、知羞耻与忠厚老实则确确实实成为无用的别名,遭到嘲讽与轻蔑。

本来,中国文化并不缺少羞耻观念,在经典文献、语言体系与民间文化及历史生活中,都能看到相当浓郁的耻感色彩。然而,为何如今羞耻意识淡漠而厚颜成为时髦呢?原因至少有如下三点:一是人们不再像往昔那样看重精神评价,而是更为注重实利的获得;二是市场经济的规则尚未健全,厚颜者有机可乘、有利可图,谁厚颜,谁得势;三是社会转型期荣辱的畛域发生了一些变化,让人时有无所适从之感,譬如蔻丹抹在脚趾上,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曾是讽刺的对象,而今则变成悦己怡人的审美。

历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道德体系,但无论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,都应该建立一种有利于人性与社会健康发展的荣辱观。不能想象在一个厚颜横行无忌的氛围里会有幸福甜美的生活,事实上,厚颜之风只会阻挡人们走向美好未来的步履。谁贫穷谁好汉的时代已经过去,谁厚颜谁自豪也不应该成为新时代的风气。但愿厚颜只是一阵旋起旋落的流行风,在不远的将来,让我们回过头来讪笑它的短暂风光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